军曹鱼,亦称海鲡,分布于大西洋、印度洋和太平洋(东太平洋除外)等热带水域。巴基斯坦、菲律宾、墨西哥等为主要捕捞生产国,我国沿海亦有分布,但产量较低。军曹鱼为肉食性鱼类,肉质鲜美,是作生鱼片的上好材料。军曹鱼易于驯化摄食人工饲料,生长速度快,年生长体重可达6kg~8kg,是海水网箱养殖中最有养殖前景的一种鱼类。
生物学特征
一、食性。在自然海区,较小的军曹鱼主要以虾、蟹和头足类为食,约占食物总量80%,其次为鱼类。全长1米以上的军曹鱼,则以鱼类为主,占食物总量80%。在人工养殖条件下,军曹鱼可完全驯化摄食人工颗粒饲料。
二、适温性。军曹鱼为热带海水鱼类,不耐低温。经试验,胚胎发育适宜水温在24℃~31℃间;子鱼阶段(体重10g~15g),水温低至20℃~21℃,摄食量明显降低,19℃不摄食,17℃~18℃活动减弱,静止于水底,16℃开始死亡。水温22℃~34℃有明显的索饵活动,水温升至36℃,虽有摄食行为,但已开始死亡。
三、适盐性。为广盐性鱼类,盐度为4‰~35‰时有明显的索饵活动。经试验盐度在35‰以下,以每日1‰的速度升高;盐度升至40‰时,摄食减半;43‰时仅有微弱的摄食行为;47‰时开始死亡。盐度由30‰直接降至5‰时,不致于立即死亡,尚有摄食行为。盐度在5‰时以每日降1‰的速度降至3‰,无摄食行为,并开始死亡。长时间在超高盐度或超低盐度生活,可能导致其生长迟缓或抵抗力低下。较大的军曹鱼对低盐度的忍受力较低,盐度低于8‰时,即没有摄食活动。当作为食用鱼养殖时,海水盐度保持在10‰以上为宜。
四、耗氧量。经试验平均体重为0.5g的鱼苗,水温30℃时,耗氧量为1.08mg/g?h,致死溶氧量为1.7mg/L;水温28℃时,耗氧量为0.86mg/g?h,致死溶氧量为1.5mg/L。一般情况下,水温较高时,耗氧量和致死溶氧量相应提高;个体愈大,耗氧量亦提高。
五、生殖习性。1.雌雄特征及成熟最小体型:在生殖季节,军曹鱼雌鱼背部黑白相间的条纹会变得更为明显,腹部尤其突出,而成熟雄鱼条纹不明显或消失,腹部较小。但完全从体色上来判断雌雄有时不一定准确,尚须辅以体形来判定之。网箱养殖的军曹鱼,性成熟年龄各地有所不同,湛江地区为2龄,雄鱼体重7kg以上,雌鱼体重8kg以上。相对怀卵量为1kg体重约16万粒,8kg鱼约有128万粒。卵粒较小,第4时相卵细胞的卵径为125um~137um。2.产卵季节:在自然海区,军曹鱼为多次产卵鱼类,生殖期较长,在美国东海岸的北墨西哥湾海域,4月~10月份均可发现成熟亲鱼。在我国南部地区,2月底至5月为产卵高峰,往后有零星产卵,直至10月。产卵适宜温度为24℃~29℃。
人工繁殖
军曹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培育成亲鱼。湛江海洋大学于2000年开始进行军曹鱼的人工繁殖研究,并获得成功,生产出体长7厘米~8厘米的鱼7万尾。在其中挑选体质健壮者2000尾精心培育,留作亲鱼。2001年11月开始至2002年4月初。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,进行强化培育,促进性腺发育,提高卵子质量。2002年培育出7厘米左右鱼苗36万尾。
一、人工催产挑选腹部较大、显露性腺轮廓的亲鱼放入光线较暗的催产池中。催产采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(LRH-A2)、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和地欧酮(DOM),在亲鱼胸鳍基部注射。分两次注射,第一次占总量的1/3,第二次占总量的2/3。对一些腹部松软,性腺轮廓明显的亲鱼放入催产池后,采用生态刺激的方法,促其自然产卵也获得成功。
二、孵化军曹鱼受精卵圆形略带,为浮性卵,受精卵卵膜略吸水膨胀,卵径135um~141um。卵质较差的卵不透明,浮性不佳。每千克卵粒数约50万粒。水温24℃~26℃时,30小时孵化破膜,水温28℃~30℃时约24小时孵化出膜。
三、子鱼培育刚孵出的子鱼与海水鱼类比较,体形已经相当大,全长约3.5毫米。躯体有黑色素分布,油球在卵黄囊下方,鳍呈半透明膜状,静止时子鱼悬浮于水中,腹部朝上,呈水平或倾斜状。破膜后12小时,子鱼全长4毫米,24小时全长约4.8毫米,子鱼体色呈暗棕色,由头部沿背部至尾部开始产生银的色泽,子鱼偶而作短而急的游动,主要悬浮于水中。第3日龄子鱼全长6.0毫米,口宽约0.4毫米,口较大,躯干后脊柱周围有棕色色素丛分布,躯干呈暗棕色,尾部稍呈银。从第3天起,子鱼开口摄食,亦即破膜后60小时~66小时开口摄食。子鱼开口摄食后,据子鱼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营养需求及适口性的要求,采用不同的饵料种类配合交叉投喂。
其投饵顺序是:轮虫-桡足类-卤虫幼虫-卤虫,摇蚊幼虫-碎鱼肉。为了增加子鱼生长所需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(HUFA),提高育苗成活率,对生物饵料采用营养强化措施,轮虫在投喂前经6小时~8小时以上的高浓度小球藻和乳化鱼肝油强化培育后再投喂。一般3天~10天龄投喂轮虫为主;8天~15天龄投喂桡足类为主;10天~25天龄慢慢投喂卤虫无节幼体、成体;20天后开始投喂摇纹幼虫、卤虫,最后是碎鱼肉。饵料转换时,有几天是两种不同饵料交叉投喂的适应过程。第18天龄子鱼,平均全长约4.3厘米,此时鱼个体大小参差不齐,为避免残食,要依个体大小不同筛选分养,以后每隔5天左右筛选一次,直至全长7厘米以上,转移到海水网箱中养殖。
利用土池培育鱼苗也是目前常用的方法。其培育过程和淡水鱼苗培育方法相同。清塘、放水、施肥,促进饵料生物生长。孵化出的子鱼能开口摄食,即适时下塘,培育至7厘米以上。其关健是子鱼开口摄食时与池塘中出现的饵料生物高峰时间同步,保证子鱼开口摄食时,水体中有足够的饵料供应。此外,池中的生物饵料需保持相当充足,否则会发生相互残食的现象,降低成活率。